东南大学国际商务考研分数线约为365分。
东南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我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同建设。该校以工科为主,同时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被列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东南大学还是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也是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和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的成员。现任党委书记为左惟,校长为黄如。校训为“止于至善”。
截至2022年3月,东南大学拥有南京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无锡和苏州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达5888亩,建筑面积约为78.97万平方米。
东南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东南大学设有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校有1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评级,两项均位列全国第八。
东南大学拥有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7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以及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东南大学数学考研经验分享
学长在2019年考研,以425分的成绩成功考入东南大学,其中数学三科目取得了143分。
考研数学重要性分析
很多人认为考研就是考数学,我深有同感。
从分值来看,考研总分500分,数学作为一门150分的科目,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应试角度来看,数学试卷具有极强的客观性,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意味着通过平时的刻意训练和考场上的稳定发挥,数学完全有可能考到超高分甚至满分。
从时间分配来看,数学复习应该占据我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当然,很多同学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考完研后才感到懊悔。
学长也是在考完研后才领悟到,数学是所有科目中投入产出性价比最高的一门学科。虽然我考的是数学三,但我认为这篇经验文章同样适用于数一和数二的同学,本质的学习方法是相通的。
一、准备
本科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大一时候就有考研打算,后来在大三上时正式决定考研,一方面是因为不想那么早工作,另一方面也想多学点知识,提升自己。在择校上,由于大三下时还要上六门课,而且每门课每周都有作业,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复习,于是在多重考量下,还是选择了考本校本专业,也就是数学。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一、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后两门都是我的专业课。刚好去年年初遇上疫情,在家上网课,后来五月底回学校又是各种考试,故而在六月份前基本上没有怎么开始复习,只是看了部分专业课的教材。我全程没有报班,是参考了很多经验贴,然后自己制定的计划,不过也看了很多网课。下面分别介绍每门课的备考。
二、各门课备考
1.政治
政治我是在去年八月中旬左右开始的,每晚用倍速看徐涛的强化课,徐涛讲课很有意思,尤其是马原,比较难理解,通过网课会更好地理解同时相应地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看完一章后章节的选择题和相应部分的1000题,做的时候我是把答案写在A4纸上,单选多选各一张。
做完一遍后我又开始看徐涛的刷题班,同时刷第二遍1000题,这一遍的答案我是写在1000题的刷题本上的,刷题本是从网上找的电子版,然后在ipad上做的。政治选择题非常关键,所以1000题要认真做。
在最后一个月左右的时候我开始背政治以及大题,同时做各种押题卷,除了肖四肖八,我还找了徐涛的押题卷做,不过主要还是做选择。
知识点我是用的徐涛的小黄书背的,不过我个人觉得腿姐的也挺好的,这个看个人选择。重点背肖四的大题,不过肖四不要拖到最后一个周再背,否则真的有点来不及,当然背肖四也需要有侧重点,这个在肖四出来后在网上会有各种分析的。此外也需要多关注时事,选择题能拿到时事的分也会对成绩有影响,毕竟能多几分是几分嘛。
总的来说,政治不需要开始太早,当然了也不能太晚,最迟九月份就一定要开始了。政治前期就好好刷选择,后面会有各种预测卷和小册子来帮助你背后面的大题的。
2.英语一
在英语上,我英语不是很好,所以也没什么经验和方法,考研英语是擦线过的,但不得不说今年英语一是真的很难,做阅读的时候就感觉问题和文章根本没关系,以至于考完后我都记不清自己写的选项。
不过背单词还是很重要的,除却一些特殊情况,我从去年四月份开始就每天早上起来背单词,用的是app,因为我从大一开始就在用背单词的书,比较熟悉和习惯,尽管它设计不那么好,我还是用的红宝书。背单词软件,这个就看个人习惯和选择了,只要自己用的习惯有效果就可以。
阅读和作文是关键,作文大概11月份就一定要开始了,而且一定要有个自己的模板,不要盲目背范文,可以买本作文书来自己总结,我当时是的刘晓燕的,虽然前阵子她出事了,但有一说一她的作文书比较基础一点,不过如果介意可以看别的人的作文书。作文比阅读容易提分,所以作文也还是要多花些时间的。
关于阅读,我也没什么办法,但是真题要好好做,我买的是张剑的黄皮书,近20年的真题,前几年的由于题型不太相同,当练手,然后再去仔细看文章翻译,后面从10年左右开始,题型稳定后多观察选项的设置方式和错误原因。我当时看了些唐迟的视频,他的有些方法还是可参考的,阅读多练,我是从八月份后开始每天下午做两篇阅读,真题做了两遍,其实做第二遍的时候,有些还是很陌生。翻译和完型我都没有花太多精力,完型比阅读好做,而翻译真的太难了,后期我是找了唐静的翻译笔记看,里面有些固定句式的翻译。新题型无论是哪种都需要练习,但是最后遇到哪种,就看运气了。
总体来说,英语与个人积累也有关系,但是作文一定要重视,作文比阅读容易提分,还有就是字迹要工整。考研时,我是先写的作文,再做的四篇阅读,之后是新题型,然后完型,最后做的翻译。
3.数学分析
与数学分析相似,我在复习初期选用了丘维声的《高等代数》教材,那本厚重的书籍。复习的思路与数学类似,我也观看了李扬的网课和强化讲义,并记录了每节课的完成日期。
李扬的强化讲义中包含了许多值得参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我同样使用有答案版和无答案版强化讲义各复习了两遍,并在最后一个月开始做真题。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偏爱学习高代,因为数分中有些地方我难以理解,而高代则显得得心应手。最终成绩出来时,高代的分数比数分高出20分。
总的来说,在两门专业课上,多做练习是关键。如果遇到难题,在查阅答案后也一定要亲自再写一遍,因为仅仅看懂不代表真正掌握了。我是通过网络购买真题和解答资料,但前几年的题型与现在有所不同,因此主要用于练习,后面的几套题则可以用来模拟考试。无论是数分还是高代,对做过的题目要有大致印象,思路和动手能力都很重要,一定要多动手!
高等代数教材推荐如下:北大版的《高等代数》,张禾瑞的《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辅导书推荐包括:《高等代数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以及《高等代数考研教案》。
三、作息与心态
在作息上,我习惯早睡早起,除了后期冲刺阶段和一些特殊情况,我尽量在十二点前就寝,六点半左右起床,国庆节后则是六点左右起床。中午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之间用餐,用餐后稍作休息,中午睡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晚上五点左右用餐,用餐后也会稍作休息。冬天早上起床确实很困难,但我是个喜欢赖床的人,但考虑到考研,我还是会挣扎着起床。起床后先背单词,然后吃早餐,早餐后看政治,下午起床后先做两篇阅读,再看高代。晚上会把白天数分和高代没有完成的部分看完,然后看政治。最后一个月晚上会看看英语阅读,早上和睡前背政治。此外,早上也会看看自己总结出的作文模板。当时大四上学期还有三门课,所以我会在课上看看政治,或者做1000题之类的。确实有时候需要协调上课与复习,而且两门课都有作业,时不时上课还要点名,不过好在最后三门课都顺利通过了。
在考研前的两个周末,我会用真题按照考研时间自己模拟一下,作息习惯也接近考研时的情况。当然,有时候会很困,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最后一个月左右,由于晚上有段时间实在太困,所以我中午起床后会喝杯咖啡,然后晚上那段时间适当运动一下。身体健康也很重要,备考期间我感冒过一次,真的很影响进度。但如果真的不小心生病了,还是要先好好养好身体,再认真复习。
暑假期间我没有选择留校,而是回家备考,家人也很支持。家里的书桌和卧室是分开的,而且他们白天上班,再加上家里的环境让我安心,所以我选择了回家。暑假期间每周会有一个晚上跟家人出去散步,整天闷在家里复习也会觉得枯燥,所以会出去换换环境。每周也会有半天和朋友出去玩,看看电影,聊聊天放松一下,朋友也考研,所以还会交流一下公共课的复习进度。回校后是在寝室备考的,寝室当时只有三个人,而且都考研,所以大家一起在寝室备考,中午晚上大家也会聊聊天放松一下,整体氛围很好。
四、总结
整体上,我备考的重心还是在专业课上,所以政治英语上花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最后考出来的成绩不算太高,但毕竟我也没花太大功夫在这上面,还有每门课我都有两个周末来模拟了一下,在饮食上,我在考研前会吃的清淡点,以防万一闹肚子。还有就是专业课上做过的题要有印象,就算不记得完整过程,大概知道方法也挺好,我当时数分就是一道做过的原题忘了,最后白白丢分。
考研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心态很重要,在备考期间也有很多不顺的事,但放轻松,一件一件解决,不要焦躁。后期的话不要想着什么复习不完时间不够,不可能把所有内容全部复习到,所以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学习,尽可能把自己复习的内容掌握好,考场上好好发挥就好,尽力了就无悔。既然决定了考研,那当然就希望能顺利上岸,我当时没有想过要二战之类的,没有给自己再一次的机会,就是尽力去复习,如果真的没考上,就找工作。当然啦,备考的时候也没有想太多,也不会让自己想太多,就努力学加油干!
五、建议
其实19年的特点是前后难度差距特别明显,这种突变要求考生有一个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很多同学做到后面心态崩了,算一道错一道。所以考场心态一定要自己去调整,一道想了五分钟都没思路的题就别去死磕了,先把后面简单的题做好,回过头来有时间继续怼它。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真的扛不住的时候可以尝试自我暗示,深呼吸等方法去缓解紧张,不管是什么考试,考场上我都会暗示自己,“我难人难,无需畏难;我易人易,不可大意。”
最后,愿每个付出努力的人都能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