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公务员考试地点如何安排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形式:
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国考考试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城市设置考场。报考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报考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具体根据你所报考的单位安排。
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省考的笔试考点安排是根据您所报的单位,在该单位所属地级市进行考试,省考的考点是不可选择的。被安排到哪里就是哪里,一般是所在地级市的大中专院校。
夏商周时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公务员,国家的官员主要是国王的亲戚,他们的官职要世袭。到了春秋时代,诸侯国林立,君主也希望更多的人才参与管理,孔子提出了一个口号:“学而优则仕”。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公务员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但是还没有严格的考试,基本上是以面试为主,岗前培训为辅;而岗前培训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吏为师”。
秦朝之后,中国经历了一段公务员制度的波动期。一个阶段是贵族制度,外戚干政,整个公务员体系受到沉重打击,考试自然无法正常开展;另一个阶段是战争时期,一切以战争为中心,读书人很难找到用武之地。
唐朝将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形式常规化,基本确立了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做官的原则。然而制度创立初期,时常受到非理性因素干扰。在科举考试之前考生常常要去拜访考官。
宋朝,皇帝在考官的选择和考试命题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考试的公平性更是设置了各种措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主张确立一套严格的选才标准,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评阅试卷,也能主持考试。这一原则,正和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精神符合,那就是考试可以不依靠人的因素而确立评判标准。明代有《状元及第》,朱元璋颁布《六条圣谕》匾。
1982年,原劳动人事部制定下发《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强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吸收录用干部,实行公开招收,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坚持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从此,考试进入干部录用程序中。
1987年,党的十三大决定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要求在选拔任用方面尽量增加透明程度、开放程度和群众参与程度,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创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
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今后各级政府录用公务员,要通过公开考试,择优选拔。
1989年,原人事部在监察部、审计署等6部门进行公务员考试录用试点。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原人事部于次年下发《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要求录用国家公务员,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务员考录制度正式建立。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2007年,中组部、原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的通知》;同日,原人事部下发《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规定》对公务员考录的原则、报考条件、招考程序和方法以及纪律与监督等做出全面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考录制度。
2018年10月21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共有中央机关75个单位和20个直属机构参加,计划招录1.45万余人。
教育部_2019年度公务员考录职位要求的说明
二、国考报名地点与考试地点是否一致
不是。国家公务员报考的地点不一定是考试的地点,可以自己选择比较合适的地点进行考试。
你在进行报名并确认时可以选择考试地点,不是报的那个省份就要到哪个省份参加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恰当选择考试地点。国考是就近考试原则,全国各地的考点任意挑选。
国考笔试不需要去当地考试,因为是全国组织考试,你就近选择考场就可以,但面试和体检需要去当地。公务员考试分国考和省考,报名的渠道和时间是不同的。部分职位只能选北京或省会城市报考。
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主要是在全国各省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大城市设下考场,一般遵循的是报名人数多少并顾及周边城市考生的就近原则,以及该城市组织大型考试的能力而设置考点。
2、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对于2022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报考人员登录报名确认及准考证打印系统前,须仔细阅读首页《重要提示》相关内容,并下载“照片处理工具”,对个人电子照片进行处理。
2、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报名确认须知,熟悉考场规则、相关考试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的规定,并做出诚信考试的承诺。
3、报考人员网上报名确认时间截止前,需按要求进行上传照片、选择考点城市、确认信息、缴费操作。网上报名确认截止后,未缴费的报考人员视为未确认,无法参加考试。
4、为便于顺利完成报名确认,请报考人员尽量避开开通首日及结束日等高峰时段。
5、为防止他人修改报考人员的个人资料,报考人员登录操作完毕后,必须退出系统并关闭浏览器。
三、公务员国考考试地点分布
1、国家公务员考试地点设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不在其他城市设置考点。请以上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时,选择合适的公共科目笔试考点。
2、例如:报的是贵州毕节的国税局,那么考试的时候是在贵阳考试哦。每个省都不一样,你在缴费确认时会让你选择考试地点,一般考生就会选择离自己所在地近、交通方便的考点,并不一定在自己省内。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与考试地点选择
一般是在那个省份报名在那个省份考试。也可以更换到外省考试的。
以“河北”为例:报名时地点选择的外省,但后期希望能在河北的考点考试,考生在报名后更换考点,可以在“河北”报名确认系统进行确认,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一旦缴费确认成功后,必须在河北考区参加国考,地点不可以再进行更换。所以,考生在报名选择地点时,要慎重考虑好。
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考点,考点设置为各省的省会城市。但笔试通过后,面试需要到报考岗位的所在地进行。
例如,若考生报考的是位于北京的中央机关岗位,面试环节便需在北京进行。报考者需依照准考证上指定的日期和地点准时参加考试。在考试当天,考生务必同时携带准考证及身份证,证件不全者将无法参加考试。
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着重考察与公务员职业紧密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来评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涵盖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模块。
2、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和重要细节,正确理解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以及归纳总结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
3、数量关系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题型包括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4、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包括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5、资料分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6、常识判断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考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多个方面。
二、公务员考试还包括面试环节,面试的比例通常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为3:1、4:1或5:1。只有通过笔试的考生,按照录用人数与面试比例确定笔试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面试。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根据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环节的人选。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