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起源时间
北洋燕园为您揭示,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始于1993年8月14日,当时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自同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中明确了公务员的录用应面向社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用。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起始年份
1989年,我国举行了首次“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1994年6月,《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颁布,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正式建立,原考试名称也相应改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的实施使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步入法制化轨道。
三、公务员考试的施行年份
公务员录用制度始建于1980年,正式确立于1989年,经过20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人才录用选拔体系。
公务员考试制度是我国公务员选聘制度(招录制度)的简称。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法定程序,通过公开考试、严格考察、择优录取的方式,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录用为公务员。
公务员履行公职依据《公务员法》,编制为国家行政编制,工资福利由国家财政支付。根据公务员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求,公务员职位类别大致分为三类: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
“公务员”一词源自英语“civil servant”,意为“文职服务员”。日本在二战前称公务员为“文官”,战后改为“公务员”。其他国家的称呼有“联邦官员”、“政府雇员”等。在我国,“公务员”指政府中办理公务的人员。
“公务员考试”通过考试制度选拔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履行国家公职。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可视作公务员考试制度。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依据《公务员法》进行,规定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必须通过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方式录用。
四、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发展历程
夏商周时期:无公务员考试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以论辩学识入仕,论军功封官。
西汉至魏晋时期:有选官制度但非考试制度。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出现,可视为公务员考试制度。
民国时期:政府制定考试选拔公务员的制度规定。
20世纪50年代初期:干部录用主要由国家统一分配。
1989年:首次举行“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
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颁布。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和题型有所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考核、考核方式、考核结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第三十七条明确指出,公务员定期考核的成绩将作为对其职务、级别、薪酬进行升降、公务员奖励、培训机会的分配以及公务员辞退决定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