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考哪些科目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分为A、B、C三类,考试科目统一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根据2013年的招录计划和考试成绩,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设定的全省公务员考录笔试成绩最低合格线为:
1、A类职位总分需达到16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单科成绩需在50分以上;
2、B类职位总分需达到11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单科成绩需在50分以上;
3、年龄需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7年2月22日至1995年2月28日期间出生),全日制普通高校2013年硕士以上学位应届毕业研究生;
4、具备大专以上学历;部分招考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的职位可放宽至中专、高中学历;
5、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江苏公务员考试
二、江苏省公务员考试题型详解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A、B、C三类。
A类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A、《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
B类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
C类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C、《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
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公共科目笔试与A类相同,警校生公共科目笔试与B类相同。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告及职位表预计在3月下发,4月考试,可参考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日程。
报名时间为2014年2月15日09:00至2月21日16:00,缴费确认时间为2014年2月15日09:00至2月23日16:00。
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14年3月18日至22日。
考试时间安排如下:上午08:00至09:30为《公共基础知识》,上午10:20至12:00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考试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考试题型根据A类、B类、C类不同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题型。A类、B类、C类试卷均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试应试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单项选择题。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三、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科目介绍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科目每年保持一致,但题型、题量及难度会有所变动。
考试主要分为A、B、C三类。
A类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
B类笔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C类笔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省考行测主要分为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几个模块。
四、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内容解析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其他知识为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根据A类、B类、C类不同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题型。A类、B类、C类试卷均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试应试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试卷主要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内容。
A类试题结构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B类试题结构为: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C类试题结构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符号信息进行筛选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数量关系主要测试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重点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13、判断推理:该模块着重考察应试者对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分析及推理能力,涵盖图形、词语概念、事物关联以及文字材料的理解、对比、整合、演绎和归纳等方面。
14、言语理解与表达:此部分主要评估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和思考,快速且准确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15、资料分析:该环节旨在测试应试者对各类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加工能力,通常包括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
16、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单项选择题。
17、考试总时长为100分钟,总分100分。
18、《申论》考试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等,全面考察其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
19、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把握给定材料的核心内容,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对材料中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20、贯彻执行能力——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高效地完成任务。
21、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应试者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判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措施。
22、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应试者熟练使用指定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23、《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总时长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