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江西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9年,坐落于江西省会南昌市,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学校秉承“服务国家、服务中医药、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倡导“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和中医药行业发展需求的实践型、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大学。如今,学校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学府。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50强高校”和“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教育教学机构17个,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实践教学基地181个。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4.13%,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85.1%,博士研究生导师195人。
学校设有本科专业29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教育等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3个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招生专业40个。拥有江西省一流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
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唯一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逾600项,年均科研经费近6000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1项。
2020年9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2021年,学校在校友会全国高校排名212名,比2020年提升43位;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排名第8位,比2020年提升3位。2022年,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分别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获得3.5亿元建设经费支持。
学校倡导“赢在终点”的教育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创办岐黄国医书院,开启“书院式”培养中医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专业认证。
学校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中药炮制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中药制剂创新团队入选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和科技部“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学校研发的中药制药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被100多家企业采用。
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江西省肛肠医院)是江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龙头和中心医院,是江西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年服务量达百万人次,开放病床1738张。
学校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鲜明,创建并发展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中(制药)集团。累计为全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近300项,研发中药及相关产品70余个,先后有16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助力我省推进百亿级热敏灸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湾里核心区建设。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
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中医药名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本院校或本科院校。如果考生生源地为内蒙古、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等地,由于该校在这些省份按照本科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江西中医药大学在上述省份是二本大学;如果考生生源地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上海、山东、福建、广东、湖北、湖南、重庆、海南等地,由于该校在这些省市已经取消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的录取批次划分,合并为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也认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在上述省份是本科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发展、产学研结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江西药科学校和1953年设立的江西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江西中医学院正式成立,并在2013年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的重点学科包括:
1. 江西省一流学科:中药学、中医学。
2.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3. 江西省重点学科:药学、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
4.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
5.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药学、药学、针灸推拿学。
一区与二区的区别如下:
教育部依据各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对院校进行区域划分,考生报考单位所在地分为一区和二区,并以此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
一区和二区的具体划分: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个省(直辖市)。
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
A类、B类考生:
报考学校在一区的考生为A类考生,报考学校在二区的考生为B类考生。
复试分数线:
一区的复试分数线通常高于二区。
调剂情况:
任一单科或总分未过国家线,则无法参加调剂。
若报考一区院校的考生成绩未达到一区分数线但超过二区院校的分数线,可进行调剂;若未超过二区院校的分数线,则不能调剂。
若报考一区院校的考生成绩达到一区分数线的标准,可参加一区、二区有调剂名额的院校调剂。
除了地区差异外,最显著的区别体现在分数上。通常情况下,二区国家线低于一区院校的国家线,比如今年国家线,二者之间的差距约在10分左右。
报考时要注意的事项:
1. 地区差异:
一区院校所在的省市经济和教育水平通常优于二区,这也是一区分数线略高的原因。地理位置是选择院校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
(1)看个人喜好:我们内心深处总会因某些原因对某个城市产生向往,那么以考研的形式实现梦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要只关注可衡量的因素,倾听内心的声音也很重要。
(2)看关乎未来发展的因素:在报考志愿时,我们都听过一个说法:在院校所在地就业对我们更有利。无论是从人脉还是熟悉程度上来说,在已经生活几年的城市生活比去往全新的地方来得方便、轻松。读研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人脉关系往往会更加稳定,对就业、未来发展影响也会更大。在选择院校所在地时,要考虑人脉、就业等未来发展因素。
(3)看生活习惯: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方的生活习惯和气候可能天差地别,在选择之前,记得考虑自己院校当地的人文习惯、气候、饮食等等。如果自己不适应院校地区的环境、生活,那可能对我们的学习和心情产生不利影响。
2. 报考难度:
从分数线可以看出,一区院校的报考难度略高,而且在所谓的给分“旱区”,如北京、浙江,可能存在公共课(尤其是政治)的压分现象,一定程度上难以取得高分。
3. 调剂难度:
许多二区院校在调剂时真实演绎了“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句土味宣言。随着考研竞争日益激烈,高分却仍然难以上岸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也导致许多二区院校的调剂分数线甚至超过了 一区分数线。以二区最有名的院校——兰州大学为例,不仅调剂速度快、调剂考生分数高,还专设“优秀生源计划”,复试名单里全是本科985高校的学生,而类似情况的高校名单还有很长。
朝鲜语专业主要的考研方向有: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口译、朝鲜语笔译、工商管理。
朝鲜语专业就业方向包括外事、外贸类企事业单位:朝鲜语翻译、国际商贸。
专业定义:
朝鲜语主要研究朝鲜语语言、语法、口语以及朝鲜等朝鲜语国家的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朝鲜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进行朝鲜语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等。朝鲜语,即韩语,是朝鲜和韩国的官方语言,这两个国家的朝鲜语使用者占了全世界朝鲜语使用者的90%以上。
课程体系:
《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阅读》、《朝鲜语听力》、《朝鲜语语法》、《朝鲜语会话》、《朝鲜语写作》、《朝汉互译》、《朝鲜文学作品选读》、《朝鲜文学史》。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经贸、经贸翻译、中韩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