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考笔试带哪些东西

1、国考笔试需要携带的物品包括: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等,具体选择如上图所示。
2、请注意,除了规定的文具外,禁止携带任何电子、通信、计算、存储或其他设备进入考场。已带入考场的设备,需按照监考人员的要求切断电源并放置在指定位置。如发现携带上述设备,将按相关规定处理。具体要求请参照准考证。
3、通常情况下,考前5分钟会下发试卷。考生在填写完考生基本信息后,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快速浏览题目。浏览时,务必将所有题目都阅读一遍,这有助于考生了解考试主题,从宏观上把握整份试卷,同时也有利于寻找作文的立意。
4、通读全文可以帮助考生宏观把握材料。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出题的材料,初步阅读时,可以将一些简单要点边阅读边勾画,全文读完,小题目的基本要点已经画出80%,有助于非作文题目的书写和加工整理。
5、每道非作文题目的平均作答时间为26分钟左右,考生可以灵活调整。在全文阅读中,考生已经找到大部分要点,因此可以在针对每道题目中进行内容加工和形式加工,多分配时间。但考生需要注意,每道题目的作答时间不要超过35分钟,否则会影响后续题目的作答。概括题目要点简单,字数少,可以压缩作答时间。贯彻执行题目,字数要求较多,可以适当延长平均时间。
二、国考笔试需要准备什么
国考笔试需要准备文具、身份证、准考证。
可以携带的物品主要指准考证上规定的可以带入考场的物品。
1、笔。包括黑色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2B铅笔。签字笔主要用于答题卡与试卷上的考生信息填写与申论答题,2B铅笔主要用于行测作答。
注意:由于国考采用电子阅卷的方式,圆珠笔容易扫描不清晰,钢笔如果不小心容易漏墨,弄脏答题卡,因此建议考生最好使用黑色签字笔。铅笔只要是2B的就行,除了用小刀削的那种普通的2B铅笔外,部分考生疑问的自动2B铅笔也是可以的。
2、削铅笔刀。有需要的考生可以携带,以防万一。
3、橡皮。橡皮除了可以擦去错误的涂卡痕迹外,还有个特殊的功能。遇到图形推理考立体图形时,尤其是拆纸盒问题,就可以直接用橡皮比划出答案了。
4、手表。建议考生带指针表,不要带电子表。在分秒必争的笔试中,考生能够及时查看时间、合理分配时间还是很重要的。
5、尺子。直尺的作用在资料分析题,常考的材料中有柱状图、量角器测量的饼状图的扇形的度数确定扇形的大致数值,用估算的方法,快速解题。
6、参加笔试必带物品:准考证、身份证。
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共计13474个职位,招考人数达22248人,报名时间是在10月15日到24日。截至2014年10月20日17时,12698个职位已有考生报名,占职位总数的94%。总通过审核人数达437316人,较19日增长114958人,最热职位的竞争比已达到1302:1,但仍有700余职位尚处在“零报考”状态,而这些职位多在铁路公安系统。
统计数据显示,报名人数最多的前三个职位分别为:宁波海关隶属海关的监管职位报名3440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报名2605人,上海海关关区内隶属海关稽查部门的海关稽查职位报名2369人。
上述三个职位中,因为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仅招2人,因此,这一职位竞争比例已达1302:1,暂为“最热职位”。截至2014年10月20日17时,仍有777个职位处于“零报名”状态,它们多数分布在铁路公安系统。统计发现,在尚无人问津的职位中,招录人数多的前10职位均集中在铁路公安系统。
根据统计,本次招考,铁路公安部门共有966个职位对基层工作经历无限制,要求两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有93个,且有共900个职位明确规定招录应届毕业生,其中大多职位仅限或更适合男性报考。
三、国考都要准备什么呀
一、了解公务员考试熟读公告大纲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公务员考试,在进入21世纪之后,该项考试趋于成熟和稳定。每年都会在10月份国庆过后发布招考公告,一般来说公共科目笔试时间都在11月底(11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如果遇到其他较为重要的会议或者活动,可能会推后到12月初举行。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每年年底举行的考试都是下一年度公务员考试,比如2010年11月底举行的公务员考试就被称为2011年公务员考试,这点对于考生选取参考书和教材尤为重要。
其次,考生如果想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条件、考察科目等详细信息,更关键的一步就是查看每年由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公告发布后,还会相继发布录用公务员大纲及职位信息,大纲是公共科目命题的依据,对于公共考试科目的题型、考查内容作了规定。中公教育每年都会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告、大纲、职位的详细解读和分析,为考生的考前冲刺做方向性指导。
国家公务员报考时间一般定在每年的10月中旬开始,十天左右,很多考生对于报名的流程不是很了解,会出现很多小问题,影响考试报名,中公教育专门在《中公教育详解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中对报名注意事项进行了全方位的辅导。
很多考生在报名结束后以为报名这一环节已经结束,其实,只有成功缴费后系统才能生成准考证。中公教育提示考生大约在考前20天左右,需要登陆报名系统利用电子银行进行缴费。大约在考前10天左右,考生可以在报名网站找到准考证的电子版进行打印。
中公教育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每年的政策、考试时间不同,缴费、打印准考证的时间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时间会在每年的招考公告中详细写明,请考生仔细阅读招考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更重要的环节之一环节就是公共科目笔试,它也是各位考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敲门砖”。公共科目笔试一般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又包括五个专项,分别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考生在备考时要了解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个专项考察的顺序,例如:2010年国家公务员将常识判断题放到了最后面,这样在备考时也可以根据考题的顺序进行训练。
目前我国面试采用的方式叫做“比例竞争制”。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会公布一个分数线,达到这个统一划定的分数线的考生才有可能会进入面试,但并不是所有的达到该分数线的考生都能进入面试。由于一部分职位的报考者很多,因此公共科目笔试高分者也很多,为了避免组织面试的混乱,采取择优录取的原则,即按照1:3、1:4或者1:5的比例,选取分数排名靠前的考生进入面试。如果某职位招录3名公务员,按照1:4的录取比例进入面试,那么报考该职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笔试达到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且排名在前12名者将会进入面试。
“结构化面试”仍然是目前面试采用的主要考核方式。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近年公务员考试中新兴的面试考核方式。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它通过一定数目的考生组成一组(5至7人),进行一小时左右时间的与工作有关问题的讨论,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受测者应坐的位置,让受测者自行安排组织,评价者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以及自信程度、进取心、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活性等个性特点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团体气氛,由此来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差别。
专业科目笔试并非所有岗位的必考项目。仅当《招考简章》中明确指出需进行专业测试的岗位,才会组织进行专业科目考试。此类专业考试由招考机构负责组织,具体考核范围将在考前以通知形式告知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