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是坐二人,一人骑马,一人手持弓、剑、戈等武器。若是天子、诸侯亲自担任元帅,或其他人担任元帅,则立于兵车之中,在鼓之下。若非元帅,则御者位于中,本人在左。韩厥为司马,应在车左,负责射箭。韩厥梦见其父告诫他避开车的左右,因此代替御者立于中央执辔。
2、在戎事中,杀敌被视为礼仪。“齐侯曰:谓君子而射之,非礼也。”由此可知,齐侯并不了解戎礼。
3、由于战车左右都被射死,韩厥不想让他站在那个地方。
4、本义:上下臂相接处可以弯曲的部位。在文中,用肘触人示意。
5、形训
6、仆倒;倒下去
7、韩厥身向下俯,使车右之尸不致坠下,而綦毋张立于车中,在韩厥之后。因此,逢丑父与齐侯交换位置,两人都不能相见。
前言:学长真正开始着手复习专业课是在六月。在之前,我打算留些时间给英语,而且琐事太多,复习时间也就放到了六月。另外,我之前的基础还不错,大学在学校专业课也学过,只是版本不一样。最开始复习英语的时候,也可以看看专业课相关的书本,扩充一下知识量。一直看英语,神经容易疲惫。一直重复做一件事情会使大脑疲倦,记忆力反而下降。从六月过后,除了复习英语外,还有一点重要的事情就是整理历年真题。说个重要的事哦,川大的真题川大图书馆有卖!去买真题时,年份不要买过早的,一般05年之后的就可以了,而且05年之前古汉和现汉是分开的,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学长整理真题是分开整理的,按照年份和题型归纳,什么题型占多大分值,每年主要考了什么题型,什么书中章节都整理好,方便你以后复习。整理真题不是最重要的,按照惯例来说,真题今年出了明年就不会再出了,重复率很低的,但重点章节是很重要的。把近三年的真题整理好,摸清老师的出题意图和套路,好处非常大。
写在中间:梳理好自己的学习框架!框架有了,就把之前整理的知识点罗列到里面去,前期有助于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及相关关系,在后期有助于自己的背诵和查缺补漏。
言归正传来说专业课复习川大汉语言文字学要考两门专业课:文学评论写作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首先学长先给你说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一:文学评论写作
1.文学评论和写作分为了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写作两部分,一般比例为知识80%,写作70%。
用到的核心书本就是《文学理论基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本书,看完后就会发现这就是一本大纲吧,目录比正文还多,这时候就显得其他复习数的重要性了,最后给总结。然后我们第一遍就是做笔记,找那种很大很厚的笔记本来,然后单面记背面留给补充笔记,高中学文的同学都知道文科类的知识点那是真多,相信我后面你都得用到贴纸,至少要搞清楚每段文选对应的是哪个知识点。而且文选的作者作品一定要整理在笔记上,川大会考作家作品匹配的题。因为第一遍过知识点速度非常慢,不要求速度,要把知识点全都看一遍,包括什么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等。这时候复习完一个章节,就把一个章节的归纳知识点放到之前的框架中,文章后的练习题也要每一章节都及时做,这就是每一章节的重点啊。
2.复习特点:第一遍过完发现什么都没记住,反而记下了很多的大纲目录。学长我是按照第一遍整理的大纲来看其他复习书,把其他复习书对应知识点补充到你记得笔记本后面,这样第二遍过完,你发现之前第一遍记得知识点什么名词解释都得到补充解释。第三遍把前期整理的真题,按照对应的知识点再整理到笔记上,你就会发现有些知识点重复的频率非常高,而且总是集中在某些章节,这样你复习的重点就明确了。后面两边也要对着《文学理论基础》看自己之前记得笔记,看时候有遗漏,快到考试前书本就是辅助作用了,那时候主要就是对着自己的笔记来看,复习整理归纳,我不太建议去死记硬背,文学方面太灵活。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文评这块资料书看多了你就会发现目前为止考的都是短篇叙事小说,很难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物进行代入,适合后把其中的理论整理出来,变成自己的模版,然后考场上根据小说找你自己的切入点分析。学长建议自己找几篇试一下也可以找专业老师给自己一点建议,很多机构都有一对一专业课辅导,学长当时就是找的机构老师进行辅导的。
参考书目:
《文学理论基础》闫嘉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
《叙事学》胡亚敏
《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刘俐俐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名作欣赏》(杂志)
科目二: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1.现代汉语:其实现代汉语复习方法和文学理论差不多,主要就是复习完一个章节做一个章节复习导图,然后第二遍对比参考一下其他版本的现代汉语,以及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四本书。后面就是把真题放到笔记里一遍一遍的背诵,之歌背诵大家不要觉得随便背背就行了,因为现代汉语要考分析题,学长给推荐一本书绝对实用那就是张斌本现代汉语的配套练习题。这本书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简答论述的答案给的明明白白,省得你自己再去整理答案,省去的时间可以再多几遍这本书,做一遍肯定不行的,用这个题目来补短板,那方面的知识点薄弱就多做几遍这个。常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集上,后期必要弄明白啊。这本书网上有电子版,去打印出来就行了,没必要去买。
2.古代汉语:这个主要就分题型讲吧
(1)解释加点字词:王力本的四册的字词至少都要过一遍。第一遍可以重点看一下例子说明,把自己之前熟悉的文言文例子往上套,这样一来方便我们熟悉加深记忆,一方面为以后翻译打下基础,川大解释加点字词重复率非常高,把近几年的真题拿出来好好复习好好做。
(2)简答叙述|填空:这方面考察的就是理论了,古代通论特别难整理,可以在网上论坛考研帮云盘下载,下载出来的内容大差不差都一样,培训机构可能会好点,学长当时就是找到的机构找的资料,最后把知识点做成自己熟悉的框架方便后期看,雷汉卿版本的古汉的通论也一定要整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古代汉语语法讲稿》和《古代汉语语法》,这两本是专门讲古汉语法的,条例要比王力本更清晰,而且,康瑞琮老师的《古代汉语语法》是向熹老师做的序(古汉语知识词典的主编!)
(3)古书|古文阅读:这方面的复习呢,主要推荐两本书
1.一本是推荐王力本前两册的文选,要很认真的翻译一遍,不要只用嘴翻译,用手记下到本子上,翻译在上边。同时参考一下王力本古汉文选翻译的那本书,看看自己哪个字词、哪个语法点掌握的不到位,即使攻破。
2.二是雷汉卿本的古代汉语,这本书非常良心的就是繁体竖排!正好拿来做古书标点阅读的联系,很适合做练习。
大家做练习的时候把原本、注、疏分开,然后做重点标注。
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杨文全本/黄廖本/胡裕树本/邵敬敏本/张斌本
《现代汉语语音教程》林焘王理嘉
《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古代汉语》王力本/雷汉卿本
《古代汉语语法讲稿》郭锡良
《古代汉语语法》康瑞琮
最后,我强烈推荐大家使用王力本古汉的配套练习题。虽然题目年代有些久远,但做一做这些练习对提升解题能力非常有帮助。每次模拟考试后,都要调整自己的做题时间和速度,并逐渐培养解题感觉。考试结束后,分析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改正。每次模拟考试都应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
关于笔记,我建议尽量自己动手整理。每个人的笔记习惯不同,可能直接使用学长学姐的笔记并不适合自己。虽然可以借鉴他们的笔记,但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整。这样既能参考他们的重点章节和框架构建,还能学到很多。
对于英语一的学习,前期每天花1小时背单词,后期则增加至1小时加1.5小时阅读时间。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积累词汇,因为词汇量不足会影响阅读理解、作文等环节。我大约从寒假过后开始背单词,最初使用的是绿皮书,每天学习一个单元。由于书很大,我将它拆分后重新装订。暑假时,由于搬家不小心遗失了一部分,所以我换成了张剑黄皮书赠送的考研英语册子,这本书一直用到考前。
由于我的英语基础较好,我选择在八月底开始阅读部分的学习。强烈推荐新祥旭学姐的课程,她毕业于北外,英语基础扎实,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正确率。我也跟随她学习了新题型,她一对一地指导我完成了考研英语的全程学习。新题型和翻译我从十月份开始,每天交替进行。作文部分我提前至九月中旬开始,建议前期多背几篇作文,但一些常用句型还是要熟练掌握。完型填空部分由于分值不高且提高正确率困难,再加上专业课内容繁重,所以我直到十二月才开始做题。
思想政治理论方面,我从九月份开始每天复习2小时。前期主要看《精讲精练》,肖1000题必须做,因为客观题得分高,总分才能提高。我做了三遍肖1000题,第一遍全做,第二遍只做错题,第三遍再巩固错题。后期背诵肖四肖八的大题以及易错点。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题目重复率较高,复习参考书目相对较少。我阅读了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学术论文集·甲骨文篇》、林澐《文字学简论》、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中国文字学》、王力《汉语史稿》、黄德宽《古文字学》、唐作藩《音韵学教程》、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沈之瑜《甲骨文基础讲义》、宋振豪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古文字研究》等,这些著作和论文加深了我对专业的理解,并激发了我的兴趣。面试时,我坦诚地表示自己不会的问题,并表示会努力补充相关知识,老师们也没有责怪我。面试结束后,肖老师告诉我,我抽中的题目是超纲题,但我在回答其他问题时表现良好,所以复试分数也较为理想。
面试时,要注意不要怯场,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输入和输出不成正比,输入时快乐,输出时痛苦。在模拟考试中,我发现自己虽然背得滚瓜烂熟,但写作时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所以,在觉得自己背得差不多时,可以进行默写练习。
2. 听书软件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因为我们的专业课参考书与其他院校有重叠,可以在上面找到很多背诵音频,方便复习巩固。
3. 前期学习要把书不断变厚,后期则要抓考试重点,政治、英语、专业课都是如此。应试技巧适用于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要排斥这种“走捷径”的方法。
4. 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由于考研期间没有注意锻炼,我现在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请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我今年考入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下面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历。一年前,我也像许多即将毕业的同学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作为一名普通二本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我意识到自己找工作时可能没有优势,于是决定考研,并选择跨专业。通过参加考研讲座,我发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非常适合我,因为我一直对汉语很感兴趣,而且这个专业有出国机会,对我本专业很有帮助。因此,我果断开始了这段旅程。至于学校,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的梦想——厦门大学。
在大三上半学期,我开始阅读专业书籍,但由于是跨专业,第一遍看得很吃力,没有兴趣。后来,通过学姐的介绍,我报了勤思的超值VIP课程。勤思在这个专业一直做得很好,经过一年的学习,我深有体会,可以说我的成绩有一半是勤思的功劳。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情况。
初试篇:
(一)专业课
一、书目
汉语基础:
a、《语言学教程》胡壮麟(第四版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b、《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上下)增订本五版(之前我是用的四版,但是后来又买了五版,四版与五版的差别我个人有全部划下来,可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改的地方还是有点多的,所以建议用五版)
c、《古代汉语》王力,修订本(一二册)中华书局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a、《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b、《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版
c、《跨文化交际概论》,吴为善严慧仙主编商务印书馆
d、《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年修定版
其他书目: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蓝色封面,主编彭小川(真题里的词语辨析一题至少有一个是里面的)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修订版(前几年的真题有考上面的内容,比如同族词,孤立语等等)
勤思提供的讲义
做过的练习:《现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曾常年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汉语国家精品课程组编
《通关宝典》勤思提供的
《真题集》勤思提供
还有考前勤思提供的试卷
二、如何使用这些书籍
请注意,文中价格进行了上下浮动10%的修改。
《语言学教程》、《语言学纲要》:这本书虽考试涉及不多,但不可轻视。我仅考前一个月半匆忙翻阅,着重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初读时标记重点,二次阅读则聚焦于此。考前一天晚间复习,意外发现所记知识点竟在考试中出现,故提醒大家:勿因看似不重要而忽视,每一分都至关重要。
勤思虽无《语言学纲要》的教学视频,但提供了该书的资源。厦大虽未明确规定此书,但真题中屡见相关题目,故学习此书对理解现代汉语至关重要。我观看视频后,结合讲义整理重点,三遍阅读加深理解。
考法:以填空题为主,内容多为基础知识和重点语句。
《现代汉语》: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专业一成绩。我主要跟随勤思课程学习,华老师讲解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他不仅讲解书中概念,还融入课外知识,如厦大真题中的题目。勤思配套讲义和笔记,帮助巩固知识点。《现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和《通关宝典》助力后期复习。
考法:题型多样,注重基础和理解。
《古代汉语》:快速翻译课文,标记重点字词。勤思视频辅助通论学习,结合讲义整理笔记。重视通论部分和字的本义,关注古文标点。华老师讲解标点方法,帮助准确判断。
考法:选择题(通论、字的本义)、古文标点、字词解释、填空题。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勤思课程和通关宝典帮助理解和记忆。暑假期间背诵,强化记忆。
考法:选择、填空、判断等。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繁杂,勤思课程和背诵是关键。课外知识积累日益重要,真题集和通关宝典助力巩固。
考法:填空、选择、判断。
《跨文化交际概论》:内容细碎,需反复阅读。案例分析技巧有助于应对考试。
考法:填空、选择、判断、案例分析。
《当代教育学》:重点记忆真题相关题目。划重点,多遍背诵。
案例分析:勤思课程提供案例分析机会,培养解题思路。
真题:重视真题,包括变换题型和原题重现。多遍练习,标注页码。
公共课:
英语:背词汇,分析真题,总结技巧,归纳模板。
政治:精讲精练,做题巩固,分析真题,查漏补缺。
总的来说,政治备考,初期应着重于选择题的训练,到了后期则应转向分析题的掌握,同时广泛熟悉各类知识点,并大量背诵预测题目,高分自然唾手可得。
(三)学习时间规划
2014年3月-2014年12月
上午:7:00-12:00,下午:2:00-6:00,晚上:7:00-10:00
3月-8月:上午专注于专业一(现代汉语三小时,古汉语一小时,语言学一小时),下午专业二(每门课一小时),晚上复习英语
9月-11月:上午专业一,下午专业二,晚上英语与政治复习(有时需回宿舍加班)
复试篇:
以前学姐们建议要阅读《现代汉语》、《201例》、《引论》,并准备一些英语相关问题,如自我介绍、学习英语的经历、兴趣爱好等。但今年这些问题并未被提问,问题主要围绕“研究”展开。老师们非常关注你的论文,是否阅读过相关书籍,是否有发表过文章,你的研究优势和研究计划等。研究计划是今年新增的内容,需要认真准备。其他问题则是一些杂项,比如你对这个专业的了解程度,为何跨专业等,考察你的应变能力。
总之,我认为心态至关重要,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可坦言,与老师交流如同闲聊,保持诚恳。
致谢篇: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勤思在这一年中对我的帮助。勤思的课程由名牌大学的老师授课,讲义也是由他们亲自提供,能上他们的课程本身就是一种荣幸。他们的指导对我这个跨专业考生来说极为受用,因为有了他们的指导,我明确了学习方向,知道哪些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哪些只需理解即可。
此外,我要特别感谢勤思为我安排的辅导员老师,每次通话她都会询问我的复习进度,并为我规划接下来的复习计划。我遇到的问题她都会收集起来,通过电话或邮件解答。每次她都会认真为我解答,或询问其他老师。在我压力大的时候,她也会耐心倾听,帮我排解。有她的陪伴,我觉得自己并非孤军奋战。
还要感谢勤思的其他老师,如佟老师、陈老师等。我记得在得知厦大推免生名额将增加到22个时(当然今年并未如此),我还在犹豫是否更换学校,老师便建议我坚定自己的选择。事实证明,我的坚持是正确的,因此我非常感激勤思的所有老师。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有辛酸苦闷,但更多的是快乐与感动。逐梦的日子每天都过得如此美好,我非常珍惜这段时光。我也希望所有怀揣梦想的学弟学妹们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