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验,助力成长特为各位考研学子整理了一套学习资料,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及众多专业课资源,适合自学者使用。后续将不断收集优质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先收藏保存,闲暇时慢慢阅读。考研资料持续更新链接:提取码:2D72中央财经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经验谈一、院校选择与专业定位我作为跨考生,选择中央财经大学考研有两个原因:一是地理位置优越,艺术氛围浓厚,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美术馆众多,艺术品交易活跃;二是985、211双一流高校中,拥有美术学院的并不多,而中央财经大学的艺术学理论专业恰好符合我的需求。中央财经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习环境优越,发展前景广阔。学校正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美术学院,这与我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选择此专业,也为我未来继续深造或就业提供了良好的衔接。因此,择校时,要全面了解自己,设想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了解目标院校的专业特点和考试题型,避免盲目择校。中央财经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招生人数较少,近几年录取人数均在6人以内,报考人数不超过100人,且呈下降趋势,因此考研难度相对较低。二、初试经验分享(一)政治政治复习时,我主要使用肖大大的知识点集合、一千题、肖四肖八等资料,并辅以一些小程序。建议政治不必过早开始,专业课才是重点。我是从11月开始复习政治,理科生需要更早开始,并观看徐涛或腿姐的网课。政治难点在于马原部分,建议提前观看网课,了解基本概念。11月中旬前,梳理知识点,刷一千题。之后开始二刷,主刷题,查漏补缺。最后,对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进行三刷。注意:刷题时不要直接写在书上,以免影响后续复习。(二)英语英语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保持语感。艺术生英语可能较弱,要尽早开始学习。(1)单词:使用墨墨背单词app,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记忆单词。(2)语法长难句:跟田静老师学习,配合公众号使用。(3)阅读:完型、阅读理解、新题型一起学习,融会贯通技巧。(4)翻译:与阅读一起练习,注意上下文。(5)作文:报名作文课,背诵范文,计时模拟练习。(三)专业课美术史复习:掌握通史知识点,整理名词解释,记忆图像。艺术概论:了解史学史,重点阅读陈平老师的《西方美术史学史》。暑假期间,多阅读专业书籍,扩充知识面,尝试写论述题。暑假结束后,保持学习节奏,练习真题,模拟考试。总结:中央财经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出题风格多变,但注重学术视野,要扩充阅读量,保持积极思考。
参考书
《西方美术理论简史》(第2版)李宏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新编艺术概论》林少雄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艺术哲学》丹纳 著,傅雷 译,三联出版社,2016年
《艺术》贝尔 著,马钟元 周金环 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
《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金丹元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艺术历史空间的哲学思考》蓝凡 著,学林出版社,2008年
《艺术管理概论》,曹意强 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王璜生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城市文化资本论》,张鸿雁 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19年
《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 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
《中国美术史》尹吉男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以上列举了艺术学理论两门专业课的参考书目。虽然书目众多,但通过掌握阅读技巧,迅速把握书籍精髓并非难事。每本书的目录至关重要,如同章节的核心,按照目录引导阅读,并结合自身对章节内容的归纳总结,便能更高效、更深入地记忆知识点。
专业课的考题多为常规题型,859中外美术史部分包括10道填空题、4道名词解释、2道简答题、2道论述题,641艺术学理论部分则有4道名词解释、2道简答题、2道论述题。在复习过程中,应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先将书本内容“读薄”,再“读厚”,在基本掌握书本内容后,通过练习考题查找不足。中央财经大学艺术学理论的专业课考题深度与广度兼具,考生需在理解的基础上,条理清晰地阐述知识点。同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补充阅读经典著作,拓宽知识视野。
三、复试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初复试比例为各占50%,因此复试的准备工作同样不容忽视。中央财经大学的复试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本科期间具备出色的学术成果将更有利于考生。专业课考察的问题范围较初试更广,因此在复试准备中,除了巩固初试知识,还需不断拓展阅读。英语问题多为常规题型,若担心发音或口语表达,建议参加公共课辅导机构的复试课程进行突击。复试前需加强口语练习,克服紧张情绪,保持自信从容,以免给老师留下不良印象。
四、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考研之路漫长而艰辛,期间会消耗考研人的时间、精力、耐力和心态。你可能会关注其他考研同学的学习进度,也可能遭遇周围人的质疑和反对,还可能焦急地等待报名、成绩查询和校园公告。但请坚定信念,在这漫长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考研不仅是对知识的考验,更是对品格和心态的锻炼。我不认为这一年的时光让我失去了什么,反而收获了许多知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考研之路充满挑战,但既然已选择,便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的经验可能对某些学弟学妹们并不完全适用,但希望我的经验能为大家指明方向。“星光不负赶路人”,相信通过坚持和努力,你们一定能够成功考研!
先回答:有出路。
本科在读于上财。其实很多大学生都有类似的焦虑——不考研真的有出路吗?
确实,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逐年上升,考研人数逐年增加,竞争激烈。学历是一块不错的敲门砖,但并非唯一途径。
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的积累,以及情商的提升,这些都更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考研成功后,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不考研也不会永远处于劣势,关键是要调整心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学习电脑技术、股票期权知识等,规划未来时也要珍惜当下。
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附一张大表哥的截图:时刻记得前行,一切都有出路。